来源:南方日报、深圳商报 发布时间:2022-11-15
2022年11月1日
我们迎来了第六个“深圳人才日”
各区纷纷交出了亮眼的
人才工作“成绩单”
这些“成绩单”都有哪些亮点?
“码”上来看看吧~
福田区
广开纳贤之路、广聚天下英才。近五年,福田区院士、孔雀团队、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实现“四个倍增”,全社会研发投入、市级以上研发载体数量实现“两个翻番”,获得人才政策更新迭代速度全市第一、人才经费保障全市第一、人才数量增速全市第一的佳绩,为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中发挥核心引擎作用贡献福田力量。
扫码查看全文
福田区:以硬核魅力构建湾区高水平人才核心区
罗湖区
近年来,罗湖区引进、认定504名产业领域“菁英人才”,建成3座院士(专家)工作站,创建各类创新载体85座,全区各领域人才总量达到36.78万人,为建设“湾区枢纽、万象罗湖”,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智力保障。
扫码查看全文
罗湖区:以人才赋能产业,以产业集聚人才
盐田区
2020年盐田区GDP增速全市第一,2021年首次实现GDP年增量、全口径税收双双突破“100亿”大关,连续三年经济增速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阵。今年前三季度,辖区GDP增长5.4%,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双胜利”……回首过去几年,盐田的城区品质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吸引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和高质量项目纷至沓来。如今的盐田,已经成为了创业、投资的热土,人才工作、生活的乐园。
扫码查看全文
盐田区:产才城融合助推高质量发展
南山区
近年来,南山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下好人才“先手棋”,在深圳全市率先试点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率先出台“领航2.0”人才新政,多措并举推动人才服务提质、人才集聚提速、产才融合提效。
扫码查看全文
南山区:优化创新环境吸引八方人才
宝安区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宝安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持续完善人才“引育留”工作链条,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人才队伍规模更宏大、结构更合理、素质更优良,人才效能显著凸显,为宝安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扫码查看全文
宝安区:做好人才“引育留”构建聚才“新磁场”
龙岗区
龙岗,这座即将三十而立的产业大区,用行动作答,全面提升人才工作质效。一方面,系统谋划部署,优化调整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架构,积极筹办区委人才工作会议,擘画人才强区发展战略,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持续实施龙岗人才加速计划,突出“产业+人才”,从政策、平台、活动、服务全链条发力,联动部门与街道开展30余项重点人才项目,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
扫码查看全文
龙岗区:全链条加速打造深圳东部人才高地
龙华区
产业园区是演绎创新故事的首要基础条件。作为产业发展的主平台、主阵地,精准优质的产业园区才能吸引高新企业进驻,吸引创新人才和创新资源聚集。地处深圳城市的几何中心,龙华区优良的区位与产业升级的契机相叠加,一批创新型产业园区的崛起,成为推动产业落地的有力抓手。
扫码查看全文
龙华区:以特色园区聚专业人才
坪山区
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创新强区,近年来坪山区初步构建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生态体系,吸引873名高层次人才和1289名博士人才落户坪山,分别较行政区成立初期增长5倍和12倍。
扫码查看全文
坪山区:搭建人才汇聚“梦工厂”
光明区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光明科学城肩负着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破题先行的重任,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先行启动区和核心承载区,是深圳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和赢得主动权的关键支撑。不断聚集创新人才的光明科学城,正在为打造成为高水平人才高地持续前行。
扫码查看全文
与光明同行赴时代之约
大鹏新区
从深圳海洋大学到坝光国际生物谷,从文体中心到人才企业服务中心,从科技创新的前沿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这座美丽的“生态特区”处处闪耀着人才的身影,凝结着人才的汗水。在这座区位优势重要、生态优势饱满、产业优势蓄势待发的城区,引才工作正加速开展、用才效能正持续增强、留才氛围正日益浓厚,呈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人才队伍集结风景线。
扫码查看全文
大鹏新区: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